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如原药材质量、炮制加工方法、剂型、剂量、诊断、处方等。随着社会和科技手段的进步,中药的疗效不断受到质疑,影响因素也变得十分复杂。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。
1、野生变家种问题
由于人口与需求的快速膨胀,传统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已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,人工种植已成为发展趋势。因此,人们把更多的中药质量与疗效的问题归与此原因,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野生和栽培人参等贵重药材。过去由于生活水平的低下,野生人参在深山老林可以生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,且疗效显著,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人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,受利益驱动,野生人参已很难看到,因此野生变家种,仿照原始的野生环境种植人参,规定5年后方可采收入药,其质量仍可得到认可。但是由于管理粗犷、急功近利,人们希望能够收获更快,产量更高,在化肥、激素的刺激下,采收期从5年变成了3年,由3年变成了当年采收,“雁脖芦”“溜肩膀”“珍珠点”等人参特征已不见,其质量可想而知。所以,其质量出现问题不是因为人工栽培,而是监管不力所致。其实,历史上很多药材也都是像农作物一样人工栽培的,尤其是传统的道地药材,如地黄、菊花、山药、牛膝四大怀药,以及当归、川芎、黄连、元胡、贝母、牡丹、白芍、金银花、山茱萸等传统常用药材。人工栽培本身没有错,甚至可以克服野生环境质量不稳、受天气影响较大的不足。GAP[36]规范化种植将是良好开端,尊重自然、科学管理、规范操作,就一定能在解决药材质量标准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。
2、剂型与剂量问题
作为中药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剂型改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,从原来的汤药为主,大蜜丸、散剂、膏药、丹剂、药酒等有限的剂型发展至现在的片剂、冲剂、胶囊(软、硬)、滴丸、浓缩丸、含片、注射剂、粉针剂、口服液等数十种剂型[37]。与传统剂型相比,在使用、携带、保管、运输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很大的进步。在现代化学成分研究的统领下,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各种口服制剂的最大特点就是剂量更小,使用更方便。但是,其疗效远不如汤剂,即使使用同样的处方。如果考虑到1种处方制成的中成药用于所有同一疾病的情况,疗效就更难体现出来,因为每个人的机体条件相差甚远。如果从剂量上分析,结果就更为明显,如用于治疗感冒的中医处方一般由10~15味药组成,总质量约200 g左右,常规煎煮2次约600 mL左右的汤药中,干燥物质(包括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)的总量约40 g(30~60 g,15%~30%),也就是说,每次至少服用了20 g干燥物质(有效提取物),且是新鲜液体形式。如果参照此工艺制成片剂或胶囊,按每片(胶囊)0.5 g和含有50%赋型剂计算,每次就要服用80片(胶囊),而实际剂量经常是3~5片,也就是说只有常规汤药的1/27~1/16,且不说汤药更好吸收的问题。显然,其他剂型的药物基本都存在同样问题。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强调不能用西医的尺子测量中医的“长度”,另一方面又在剂型改革方面尽量向西药靠近,以至于人们有了中药西制的认识[38]。当然中药汤剂的使用也存在极大的可变与不确定性,不同医生处方的组成不同、不同产地药材的质量不同、各种饮片使用剂量不同、煎煮方法和获得药量不同以及服用次数与服用量不同等,因此也就无法获得稳定的效果。也就是说,克服上述剂型改进和汤剂不稳定的缺陷,思路创新的空间仍很大,值得深思。
3、诊断与处方问题
比起药材质量和剂型、剂量,影响疗效更为重要的因素应该是精准诊断与客观处方问题[39]。可以想象,即使再好的药材、再好的剂型、再充足的剂量,如果诊断不准、处方不对(症),谈何疗效,也就根本达不到“妙手回春、药到病除”的境地。中医不应该禁锢或限定思维和诊断于严格的传统层面,历史上没有现代科学仪器的客观诊断手段,只能凭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的主管感觉加以判断,从而就造成了不同医生个体之间诊断和处方的差异,其结果是疗效不稳,甚至让病患感到中医中药不可靠。但是,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,人们对人体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,中医也应在坚守自己优势的基础上,充分接受、消化、吸收与发挥现代科技客观与精准的特长,保留精华,剔除糟粕,使中医的诊疗不断精准化、精细化、客观化、现代化,高等院校应培养现代中医的高级人才,不断完善、充实、提高中医药理论体系,传统中医借助分子/细胞水平和精准诊断等手段,让其在世界医学体系中独占鳌头。
此文摘自:刘延泽,谢晶曦. 中药继承与创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[J]. 中草药, 2017, 48(7): 1267-1274.
- 上一篇:两院院士:医药领域创新创业要从原药起步
- 下一篇:复旦大学实验忙,闪蒸浓缩前来帮!